日前,沈陽市推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主題系列報道之”創改進行時——國企國資篇”,人民網、東北網、市屬新聞媒體等聯合釆訪團,深入沈鼓集團圍繞創新改革、轉型發展等進行全面報道。今天推出的是沈陽廣播電視臺采訪內容的第二部分——(原文如下)
從2008年開始,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涉足服務型制造業領域,十年間,工業服務年收入從一千萬元增長到五億元,尤其是近幾年在企業主要經濟指標下滑的情況下,服務業始終保持增長的勢頭,成為了支撐企業度過難關的關鍵力量。錄音報道《沈鼓創新改革進行時》今天播出下篇,《提升服務見效益》。
現場:這個是中石化長城能源寧夏有限公司甲醇裝置合成機組,從這個圖上我們能看出來機組的轉速、振值在實時地變化……
在沈鼓集團遠程監控中心里,技術主管宮云慶指著大屏幕上的數字地圖說,這些圖標的顏色直接反映了他們生產的機組在全世界的運行情況。從2015年開始,沈鼓出產的每一臺壓縮機組都會配備狀態監測系統,能夠實時采集、存儲機組的運行數據,回傳給沈鼓的遠程監控中心。技術人員通過這些數據對機組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分析和評估,也可以對機組實時發生的各種異常進行判斷:
”以前用戶出現問題,首先與我們進行聯系,再派人去現場服務。但是有了這個系統之后,甚至可以做到比用戶還要先知道機組的異常,可以遠程實時對機組異常進行診斷,第一時間把結論和建議提供給用戶。”
沈鼓集團的產品主要是大型的高端成套裝備,動輒造價幾億,對運行的可靠性和后續服務要求都特別高。一旦設備停機,將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所以及時提供技術支持就成為了客戶服務的重點。近幾年,沈鼓集團把目光瞄準在了存量市場的增值服務上,圍繞客戶需求先后開發了遠程監控、在線服務、備品備件、技術升級、工程成套、交鑰匙工程等多個服務項目,這些都成為企業利潤的快速增長點。沈鼓集團戰略發展部部長金娜:
”特別是對產品的改造,對項目的升級改造,也就是十幾年前的技術,它的設備指標,利用我們現在向高端轉型研發出的成果對它進行全面改造,對用戶產生很大價值,我們同期也獲得很大收入和回報,這也是發揮我們核心優勢向服務型轉型的因素。”
在沈鼓集團的服務模式中,”云平臺”成為關鍵一環。它將設計、制造、運輸、售后等多個環節通過云技術連接到一起,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產品供貨周期從最早的二十四個月,縮短為現在的六個月。沈鼓集團副總經理李紹國說,”云平臺”為制造業帶來了新的信息化應用理念和工業生產方式,也帶動了沈鼓集團”制造即服務、服務即產品”這一嶄新運營模式的形成:
”整個十三五的發展,要依靠互聯網技術,借助互聯網手段,使我們在智能制造方面有個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