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沈鼓智造是什么模樣
???
高端化: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一臺臺重大裝備問鼎世界科技最高峰。
智能化:澎湃的信息流、數據流在沈鼓奔涌,數字沈鼓正在蝶變。
綠色化:核心科技助力用戶能耗降低、低碳轉型,守護祖國綠水青山。
將企業發展與國家責任緊密相連,用未來科技改造傳統產業,這是我們的價值,也是沈鼓的夢想。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是沈鼓智造2023新坐標
是沈鼓智造2023新模樣
高端化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作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富國之源的裝備制造業向什么方向發展?毫無疑問,高端化是其中的重要方向。2023年,沈鼓高端產品已超過80%,下面是其中的代表:
01.150萬噸乙烯“三機”
乙烯(C2H4),一種由兩個碳原子與四個氫原子組成的有機物質,結構簡單卻神通廣大,不僅能夠聯手組成稱為聚乙烯的高分子化合物,還能與其他元素化合,營造出一個紛繁龐大的新材料家族。75%以上的化學合成品都與乙烯有著千絲萬縷的相關性,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原料。因此,乙烯被稱為化工之母。乙烯產量的多少,品質的高低,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總體水平的重要標志。
為裕龍石化研制的150萬噸乙烯“三機”
一套乙烯裝置靠什么運轉?核心設備就是由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二元制冷壓縮機組成的“乙烯三機”。長期以來,百萬噸級乙烯“三機”被少數幾個外國公司壟斷。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沈鼓陸續攻克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二元制冷壓縮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設計制造百萬噸級乙烯“三機”的國家。第二個10年,沈鼓攻克了上百項世界級難題,實現了乙烯“三機”從年產100萬噸、120萬噸、140萬噸到150萬噸的四級跳,中國大型乙烯裝置用壓縮機國產化率超過80%,沈鼓百萬噸級乙烯“三機”設計制造能力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也是國內唯一能夠設計制造百萬噸級乙烯“三機”的企業。
02.十萬等級空分壓縮機
空分,將免費的空氣分離成各種氣體,成為各類化工裝置的原料氣。沈鼓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開展了2萬-12萬等級空分壓縮機的自主研發工作。2004年,沈鼓制造的第一套國產大型空分裝置用壓縮機問世。2015年9月,研制的我國首套10萬空分壓縮機組橫空出世,能耗指標優于當時世界上任何十萬等級空分裝置的國際先進水平,堪稱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里程碑成就。
為寧夏寶豐研制的10.5萬空分裝置用壓縮機組
從10萬空分到10.5萬空分,再到如今的11萬空分。短短10年間,沈鼓集團從填補我國超大型空分裝置壓縮機組空白,到實現核心技術自主研發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底解決了我國超大型空分裝置領域核心動設備“卡脖子”的關鍵問題。2022年國家能源局公布的75項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中,沈鼓“10萬空分”成功入圍,是壓縮機領域的唯一代表!
03.長輸管線壓縮機
在中國的版圖上,自西向東橫亙著一條鋼鐵巨龍,這是中國的能源大動脈——西氣東輸工程,西部豐富的天然氣通過一條條管道,源源不斷地送往中國東部。“西氣東輸”管道系統是由一線、二線、三線3條主干道及其配套的聯絡線組成,總長度超過2萬公里,承擔了全國主干管網50%以上的天然氣輸送任務,關系到東部地區近8億人口的工作生活和社會穩定。
沈鼓研制的長輸管線壓縮機
在這條能源大動脈上,為了確保天然氣源源不斷的從上游輸送到下游,每200公里就設置了一座加壓站,而長輸管線壓縮機就是加壓站的最核心設備,因此它也被稱為天然氣管道的“心臟”。2012年,沈鼓自主開發的第一臺管線壓縮機一次開機成功,自此徹底結束了我國長輸管線壓縮機長期以來依靠進口的局面,中國的能源大動脈用上了安全、高效、可靠的“中國心”,依托“西氣東輸”項目,沈鼓的長輸管線壓縮機技術不斷更迭,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跨越。
04.150噸大推力往復式壓縮機
為中化泉州研制的1500KN大推力往復式壓縮機
大推力往復式壓縮機是沈鼓集團的又一張“王牌”。該機組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環保、治金、電力、制藥等領域。該系列壓縮機是自主研發國內首臺套機組,通過先進的設計理念,優良的制造工藝,使得該機組運行更佳平穩、可靠。2014年5月,由沈鼓集團研制的1500KN大推力往復式壓縮機在中化泉州330萬噸/年渣油加氫處理裝置成功投運。沈鼓“大推力”邁上“世界級”!
05.三代核電主泵
核能,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力量。它既可以作為武器,瞬間將城市毀滅;也可以為人所用,平穩釋放強勁能量。一座核電站中,保證反應堆運轉安全,控制水循環的關鍵,就是核主泵。發展核電40年來,中國不斷進行核電設備國產化,但因核主泵安全級別高、技術難度大,因而成了核島主設備中唯一未實現國產化的關鍵設備。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主泵技術和產品,成了國家發展戰略之一。
第三代核主泵試驗臺
2007年2月,國家發改委經過嚴格考核,確定沈鼓集團為核主泵主要研制定點企業。2009年5月,沈鼓集團開始了CAP1400屏蔽主泵的預研,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用主泵。2020年11月,在攻克水力、力學、材料、加工、檢測、試驗等100多項關鍵技術難題之后,主泵樣機順利完成工程及耐久試驗,屏蔽主泵研發獲得全滿成功,沈鼓實現中國核主泵研制自主可控,從而邁進核泵研制的世界第一方陣。同時,也開拓了一個更加廣大的市場——每年20億元的核電市場,助推企業躍上發展的新高度。
智能化
人的能力是否有邊界?從馬車到高鐵,從田野到太空,人類不斷刷新自己的能力邊界。今天,又一種新能力正在快速生長——數字技術。它將打破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邊界,甚至突破人類的生物極限。當數字技術與裝備制造融合,我們將有更多可能。
1978年,沈鼓作為IBM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客戶,引進了中國大陸第一臺大型計算機——IBM370/831,開啟了中國企業信息化的先河。今天,又一場數字革命在沈鼓蓬勃興起,讓這個“老字號”企業煥發新面貌。
01.研發設計數字化
在沈鼓的研發中心,各類設計仿真系統、研發數據管理系統、快速設計系統覆蓋了研發設計全流程。數字化設計、分析、仿真、試驗平臺全面賦能沈鼓科技研發,高效完成了材料科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自動控制等多種交叉學科應用的復雜精密計算和數字孿生設計,實現了大型離心壓縮機等產品數字化研發、數字化設計、數字化交付。
02.運營管理信息化
在沈鼓,正在建設企業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數字化平臺——沈鼓工業互聯網平臺。它將整合企業內部所有管理信息系統,徹底消除業務壁壘和信息孤島,實現流程全線貫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以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全面改造管理流程,賦能管控模式,提升全要素配置率、生產率,促進企業運營管控與企業發展動態相匹配,大幅提升數據對企業經營的支撐能力和引領能力。
03.生產制造智能化
在沈鼓的車間內,紙質圖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數字終端。以MES(生產執行系統)為核心的生產運營數字化一體管控平臺,貫穿于生產制造活動的人、機、料、法、環等各個環節,打通生產現場數據流,促進生產制造全過程的全面感知、實時分析、精準執行和動態優化,實現生產物料精準配送、生產計劃按需調整和生產管理智能決策。
04.客戶服務敏捷化
在“沈鼓云”服務平臺和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中心的大屏幕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沈鼓機組的運行數據正在源源不斷地傳輸到沈陽總部,沈鼓的工程師們對這些數據進行監測、分析,及時掌握機組運行狀態,對于出現異常的機組及時報警停機和故障診斷,為用戶避免更大的損失。目前,“沈鼓云”服務平臺線上服務用戶387家,監測機組總數4000余臺,在線消除故障82臺次,指導用戶立即停機避免更大損失41臺次,有效保障了用戶的機組安全和經濟利益,“沈鼓云”也榮獲2019中國智能制造十大實踐案例。
綠色化
綠水青山與現代生活能否同時實現?當“3060”雙碳目標作為大國承諾被莊嚴提出,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中國答案正在加快書寫。
這場考試,沈鼓不會缺席。
我們堅定不移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加快建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實現產品全生產周期的碳足跡管理,積極建設污水處理、中水回收、整齊換熱熱量回收、空氣能節能改造、試車電機改造、分布式光伏發電等綠色節能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余噸,一個欣欣向榮的綠色沈鼓正在茁壯成長。
我們積極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壓縮機效率提升、能耗降低。實現了一體化壓縮機綠色設計平臺構建、設備綠色化升級改造、關鍵工藝技術創新與優化、一體化壓縮機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制定,制造技術綠色化率提升35%,制造過程綠色化率提升31%,資源環境影響度下降37%,助力用戶裝置綜合能耗減少8-10%。
我們加快節能環保重大裝備研發,加快進入能量回收、空氣儲能、污水處理、碳捕集利用等清潔能源和環保市場。實現了7-30MW天然氣管線壓縮機、30MPa等級高壓儲氣庫用離心壓縮機、5MW等級ORC透平機組、60MW儲能壓縮機、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領域配套壓縮機等高端裝備研發,有力推動我國能源化工產業綠色化發展。
登頂之后,我們的頭上還有星空,創新永無止境!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這是中國制造的沈鼓樣本
這是中國品牌的沈鼓名片
這是沈鼓智造2023的新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