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日報》在頭版位置刊登文章,該報記者在春節前夕走進沈陽市鐵西區多家企業,感受到當地正熱火朝天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造升級“老字號”,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加快建設高水平數字鐵西。文章中提到,沈鼓集團通過數字化轉型,改變企業運營管理和創新發展的方式和模式,從而使要素配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附加值更高——
文章節選
醫藥“制造”變“智造”,數字賦能為場景賦智,工業互聯網“萬物互聯”……春節前夕,記者走進沈陽市鐵西區多家企業,感受到當地正熱火朝天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造升級“老字號”,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加快建設高水平數字鐵西。
……
“老字號”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新芽”何處生發?
一大早,沈鼓集團測控公司診斷服務工程師謝宇峰就來到了他所在的機組遠程監測及故障診斷中心,篩查機組異常預警服務的數據。
正跟記者寒暄時,謝宇峰收到了一條“內蒙古某重要客戶設備運轉異常”的消息。他立即通過“沈鼓云”服務平臺在機組上部署的傳感器,將機組在用戶現場的各種參數數據實時傳回企業,并將運轉異常原因和有效解決方法告知客戶。1個小時左右,故障被及時排除。
“沈鼓云”是沈鼓集團推出的數字服務平臺,通過數據驅動、智慧服務,打造中國流程工業設備“云醫院”,為石化等行業提供五大類機組預知性維修和診斷服務,可有效保障用戶的機組安全和經濟利益。
壓縮機被稱為“工業心臟”,如今,這“心臟”添加了智慧的“大腦”。在沈鼓集團轉子車間,這智慧的“大腦”便是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2022年,圍繞“數字沈鼓”建設目標,沈鼓集團進一步推進數字化車間建設,增強了人、機、料萬物互聯能力,持續建設數字化透明工廠,以數字化為場景賦智。
數字化轉型讓這家老字號嘗到了甜頭。“十三五”期間,公司營收年均增長13.3%,訂貨量年均增長15.8%。
“數字化轉型是國有企業特別是老字號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表示,國有企業正處于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數字化轉型可從根本上改變企業運營管理和創新發展的方式和模式,從而使要素配置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附加值更高。”戴繼雙說。
……
“工業互聯網為鐵西區經濟發展帶來了新動能、新活力。”沈陽市鐵西區委書記郭忠孝表示,鐵西要發展數字經濟,強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揮“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沈陽)輻射帶動作用,打造工業大數據交易中心和“產業大腦”,構建高端、高效、安全的數字生態,加快建設高水平“數字鐵西”。
經濟日報記者 溫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