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人民日報 海外版》(第6版)在“兩會特刊”中,刊登對全國人大代表、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的專訪。
戴繼雙表示,當前,科技創新工作步入“深水區”,需要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高關鍵技術系統解決能力,進一步激發廣大科研人員進行更有難度和深度的科學研究工作——
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戴繼雙
當前,科技創新工作步入“深水區”,需要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高關鍵技術系統解決能力,進一步激發廣大科研人員進行更有難度和深度的科學研究工作。
建議布局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以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整合資源、大膽探索、重點推進,培育活躍的創新鏈,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以產業鏈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全國科技創新工作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建設 重點實驗室,整合和引導創新主體系統性解決我國面臨的“卡脖子”問題。
此外,應制定更加便利的科技項目管理機制,在充分信任科研人員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完備的科研誠信管理機制,進一步減輕科研人員在承擔重大科技項目過程中事務性工作負擔,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中。建立科技研發容錯機制,為研發人員卸擔子、減壓力,實現輕裝上陣,在基礎科學探索、共性“卡脖子”技術攻關方面敢闖敢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