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宝8008_俄罗斯一级淫片hd_快手极速版app下载最新版2023_我脱了女邻居的奶罩

首頁>新聞中心>集團要聞
返回上一級
沈陽日報:黨建為魂——沈鼓成長的“源代碼”
2021-12-20

12月14日,《沈陽日報》以整版形式報道了沈鼓集團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企業發展全過程,在向著“全球能源化工動力裝備的領跑者”戰略目標奮進的同時,鑄就了大國重器、 砝碼形象——

黨建為魂

大國重器成長的“源代碼”

——揭秘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的底層邏輯

一張亮眼的產品

成績單


一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

新樂章


◆年產120萬噸乙烯“三機”成套交付,完成國產更大 13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組改造升級,獲得140萬噸乙烯等50余臺訂單,開啟沈鼓牌乙烯壓縮機“裝備世界”的新征程;


◆為世界單線規模更大 的220萬噸/年焦炭氣化制甲醇項目配套10.5萬空分壓縮機組;


◆開發了18MW集成式壓縮機技術方案,獲得國產首臺一體式壓縮機產品研制訂單;


◆完成國產首臺40萬噸聚乙烯循環氣壓縮機研制,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研制了國產首臺汽驅大型往復式壓縮機,遠銷海外……


國產首臺套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用離心壓縮機組。

“十四五”開局之年接近尾聲,盤點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鼓集團)近兩年取得的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大國重器不斷奮斗的優美樂章,這是中國制造走向強大邁出的堅實步伐!

成立于1952年的沈鼓集團,前身是中國 個風機專業制造廠。從風機專業廠到大國重器,再到國企改革典范,沈鼓集團靠的是什么?

“沈鼓集團成功源于持續科技創新培育蓬勃發展的巨大動能,來源于管理卓越形成的強大競爭體系,來源于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來源于 企業文化牽引,更源于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沈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繼雙如是說。

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沈鼓集團一直堅持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堅守“智造強芯、裝備世界”的企業使命,站在全球的高度、主動適應 戰略需要,高舉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人才體制創新、文化創新為核心的創新大旗,在向著“全球能源化工動力裝備的領跑者”戰略目標奮進的同時,鑄就了大國重器、 砝碼形象。


黨建為魂 走向輝煌的“源代碼”

近日,記者走進沈鼓集團大門,瞬間就被淹沒在一片藍色海洋之中。在這個工作服以藍色為基調的企業中,最搶眼的是胸戴共產黨員徽章的員工,他們代表著先進和模范。他們是沖向困難的尖兵,是攻關的能手,是創新的勇士,是勇于犧牲自我的英雄。

黨建為魂,把黨的領導內嵌到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中,沈鼓集團黨委真正在企業中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工作做得扎實認真,收獲的成果喜人。


——把方向 把牢政治方向,將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寫入公司章程,明確了集團黨委在企業的領導核心地位;把穩宣傳方向,牢牢把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沈鼓集團主動搶占宣傳思想教育高地,構建了理論課堂、信念講堂和黨建學堂3個思想工作陣地,以《今日沈鼓》微信公眾號、《沈鼓信息》報紙、《沈鼓之窗》雜志為思想引領新平臺,時刻引領廣大員工聽黨話、跟黨走。把正發展方向,沈鼓集團黨委主導企業“十四五”規劃的編制,確保企業發展方向始終與 規劃相契合,從而讓把方向落到實處。


——管大局 管好經營發展大局,沈鼓集團黨委會成為企業研究“三重一大”事項的前置程序,對企業重大事項決策把關定向;管好全面從嚴治黨大局,沈鼓集團黨委每年定期研究兩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部署黨建重要工作,開展基層黨組織月度績效考核,扎實開展內部巡察,建設“六位一體”聯合監督體系,將企業全部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納入監察范圍;管好選人用人大局,企業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將全體干部和 人才納入組織管理,打造了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

——促落實 深入開展共產黨員工程,全面推動企業重大項目攻關。共產黨員工程是沈鼓集團黨建工作的品牌活動,由黨組織領導實施,以共產黨員為主體,帶領入黨積極分子和員工群眾,圍繞經營生產和工作中的急難新重任務,以項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的方式開展項目攻關活動,近5年來累計創造價值200多億元;及時成立共產黨員突擊隊,調集精兵強將打殲滅戰,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突破瓶頸;廣泛設立共產黨員機臺崗,有效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沈鼓集團黨委設立了1350個黨員機臺、先鋒崗和1450塊黨員責任區,覆蓋全體黨員。

在沈鼓集團,黨員在崗位上亮出身份,作出承諾,推動工作,叫響“我是共產黨員”;在沈鼓集團,以黨建為魂,黨建工作制度化、體系化,成就了目標遠大的企業,實現了員工高度的凝心聚力,匯成了磅礴向上的發展力量。


技術創新 持續發展的底層邏輯

11月12日,遼河油田雙臺子儲氣庫群-雙6儲氣庫擴容上產工程正式采氣投產。其中,核心設備兩臺套電驅高壓離心式壓縮機組,由沈鼓集團設計制造。這是國內首臺套儲氣庫用高壓離心式壓縮機組,可實現更高 日注氣量達800萬立方米,設計壓力等級達到30MPa,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年來,沈鼓集團為 提供了上百種重大技術裝備,有力捍衛了我國壓縮機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自主、可控。

把核心技術永遠掌握自己手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這是沈鼓集團承擔 使命、發展企業的底層邏輯,數十年來一直堅守著。

1976年, 斥資2億元,從美國、意大利等 引進了先進的透平機械的設計、制造等單元和整機核心技術,以及設計、結構分析軟件,并從IBM公司引進了中國大陸 臺大型計算機,使沈鼓集團的技術水平在當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此后,堅持技術創新這個魂,沈鼓集團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發展、創新的技術發展道路。

沈鼓-東大研究院揭牌成立


沈鼓集團常年保持6%左右的科研投入,建立起“兩站四院五中心”的產學研創新體系,在關鍵技術和單元技術領域開發了120個模型級,輕介質、重介質模型級范圍提高5~10%,保障了離心壓縮機整體效率指標提高3~5%。據統計,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沈鼓集團在壓縮機和泵類產品開發、設計、制造、試驗、檢驗等技術方面取得上千項重大科研成果,把核心技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擁有核心技術,沈鼓集團新產品和新市場開發順風順水:承擔了我國能源與化工領域所有大型壓縮機組國產化首臺套的研制任務并獲得 成功;取得了 標志性成果,即完成了120萬噸/年乙烯“三機”的國產化成套供貨;成功研制我國首臺10萬等級空分壓縮機組、單線2000萬噸/年煉油裝置用380萬噸/年重整循環氫壓縮機組、150噸活塞力往復式壓縮機研制、2.4米風洞用壓縮機、CAP1400核主泵等近百種重大技術裝備。

底層邏輯脈絡清晰,并數十年一以貫之,保證了沈鼓集團出色地完成 使命,也樹立了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不可復制的大國重器。


管理創新 從強大到強大的密碼

沈鼓集團是中國首臺IBM370/138計算機系統引進者,也是CAD、CAM和MRPⅡ的開發和應用者,更是全國首批四家CIMS工程試點企業,同樣是企業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的先行者。堅持創新與管理“雙輪驅動”,不斷完善健全企業管理體系;堅持開展管理創新活動,綜合運用戰略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精益管理、風控合規管理等多種現代管理手段,持續提升企業信息化能力,沈鼓集團管理現代化有聲有色。

如今,沈鼓集團在行業內率先開展數字化轉型,應用了仿真設計、研發數據管理等多種數字化設計平臺,建設了生產制造全過程的全面感知、實時分析、精準執行和動態優化的數字化車間,企業建立了貫穿行政、財務、采購、營銷、服務全管理流程的數字化企業運營系統,實現了產品的數字化設計、數字化生產、數字化交付、數字化服務。

沈鼓數字化車間

目前,沈鼓集團產品“智慧”特征標簽明顯:生產運營管控和生產過程采用數字化管理,可以基于大數據進行設備故障分析和OEE綜合效能分析,實現了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維修維護作業管理。

與信息化管理相對應的是,沈鼓集團的管理創新還在精益管理、全面項目管理、財務重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等全方位展開,持續進行,不斷提升。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課題,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強大的引擎。堅持管理創新,從信息化建設和先行者,到企業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再到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助推沈鼓集團從行業的跟隨者向領跑者大步跨越。


人才為本 支撐起一片天地

在沈鼓集團,最美麗的風景是什么?

戴繼雙回答得干凈利落:“由高層次技術人員與技能大師命名的團隊,是企業最活躍分子,也是沈鼓集團最美麗的風景。”

近幾年,沈鼓集團出現一批團隊:高層次人才典型“姜妍班組”、高層次創新“李耀祖團隊”“汪創華團隊”“楊樹華團隊”“雍興平團隊”、徐強制齒工 技能大師工作室、李杰清裝配鉗工 大師工作室、李喜濤焊工市級大師工作室、王立仁數控車工大師工作室、楊建華技能大師工作室、張騰蛟勞模創新工作室……“人才輩出”,是人們對沈鼓集團最深刻的印象。

姜妍

尊重與重視人才,是沈鼓集團數十年不變的“家風”。善于發現 人才,精于培養 人才,敢于啟用 人才,大膽為 人才提供建功立業的平臺……“得人才者得天下”這首歌在沈鼓集團唱得好,做得更好。如今,沈鼓集團人才資源的優化與發展再譜新篇。

企業內部建立了 人才培育機制,為員工提供了崗前培訓、業務能力培訓、專業資質領域培育、技術交流與深造平臺,不斷提升員工素質。這些,與全覆蓋的員工成長六大職業發展通道設計、企業完善的激勵機制相結合,培育了崇尚技能的氛圍,點燃了學技術的熱潮,加速了高素質、專業化的員工隊伍形成,構建了 人才涌流的舞臺。

據統計,沈鼓集團先后涌現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6人,沈陽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人,占沈陽市各行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數的10%。

人才“大江涌流”構建了沈鼓集團大發展的格局,強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 凝聚發展動力之源

新中國成立以來,沈鼓集團僅全國勞模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就多達30余人,省(部)級勞動模范超過70人,市級勞模獲得者超過300人。行業公認,沈鼓集團是人才沃土、勞模搖籃,形成了獨特的勞模文化。

數十年來,沈鼓集團堅持文化育人、文化塑魂,用統一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將全體員工緊緊地凝聚在一起。

沈鼓集團最早實施CI戰略,建立起戰略、理念、視覺、行為等企業文化的四大識別系統,并且根據企業發展和時代變化,不斷豐富和更新企業文化的內涵理念,2020年完成了企業文化的全面升級,使企業文化始終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與CI戰略相應,沈鼓集團形成了豐富的子文化:

建立勞模文化,在員工中營造勤學苦練、爭當勞模的濃厚氛圍。

培育感恩文化,通過舉辦“感動沈鼓”“孝老敬親”等系列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提升廣大員工的道德水平,激發昂揚向上的強大正能量。

培育班組文化,通過開展“最美雁陣”十佳班組評選活動,總結提煉 集體的寶貴經驗,營造團結和諧、文明向上的團隊氛圍。

此外,廉潔文化、核文化等子文化紛紛落地生根,成為指引員工前進的燈塔。

“十三五”期間,沈鼓集團先后榮獲“新中國成立70年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機械行業‘十三五’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全國機械行業‘十三五’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50強單位”,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單位”復評。

企業因文化而卓越, 的企業文化成就沈鼓集團不斷創造新佳績、作出新貢獻。

關注沈鼓集團
獲得更多資訊
? 2000-2024 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遼ICP備16015945號-1 遼公網安備 21019402000164號
互聯網合作媒體-思勤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