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沈陽市委、沈陽市人民政府網站引用沈陽日報社文章——《全市上”云”企業達千家,搶抓機遇打造”數字沈陽”》。文中介紹了沈鼓集團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十三五”期間多項指標顯著增長——
全市上”云”企業達千家
搶抓機遇打造”數字沈陽”
2020年,全市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協同辦公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在線娛樂、共享單車、網絡約車、網上購物、點外賣、掃行程碼更是成了沈陽人的”日常操作”。
搶抓數字化發展機遇,是沈陽贏得發展先機、搶占競爭高地,實現彎道超車的戰略選擇。
截至目前,沈陽市上”云”企業已逾1000戶,全市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0.9%和56.4%,形成了大量的應用場景和數據資源優勢。眼下,數字技術與沈陽市的高端裝備、精密制造、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密切結合,為本地經濟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數字化轉型給企業帶來效益
作為沈陽市最早一批引進數字化技術,進行數字化的裝備制造企業,沈鼓集團的轉型案例2021年1月5日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在官方網站點贊。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介紹說,通過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推動,沈鼓集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企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7%,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3.3%,訂貨年均增長15.8%,利潤年均增長57%。集團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由177.07增長到244.64。沈鼓還研制成功了中國首臺百萬噸乙烯裝置用壓縮機等一批國產重大裝備。
遼寧省發改委數字經濟處處長劉洋介紹,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核心就是發展數字經濟,工業是主戰場、主力軍。沈陽是老工業城市,應該大力發揮產業數字化的應用場景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加快推動”沈陽制造”向”沈陽智造”轉變。
數字技術給百姓帶來實惠
對于百姓生活,數字技術帶來的實惠和便利將更明顯。在農村,網上購物不再是新鮮事兒,直播和網店也讓那里的土特產品走出村鎮。在城市,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已經大顯身手,讓城市更智慧,也必將催生更多機會讓社會分配更有效率。
去年,全市110個電商村總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遼中區于家臺村、遼中區太平村、新民市柴屯村交易額分別超過26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去年10月舉行的全省首屆電商直播節期間,沈陽市組織數十家電商直播基地和MCN機構、數百家企業,舉辦網紅服飾采購節、華狐直播培訓周等9900余場直播活動,累計銷售額達2.38億元,位列全省第一。
遼寧省發改委數字經濟處處長劉洋介紹,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核心就是發展數字經濟,工業是主戰場、主力軍。沈陽是老工業城市,應該大力發揮產業數字化的應用場景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加快推動”沈陽制造”向”沈陽智造”轉變。
數字技術給百姓帶來實惠
對于百姓生活,數字技術帶來的實惠和便利將更明顯。在農村,網上購物不再是新鮮事兒,直播和網店也讓那里的土特產品走出村鎮。在城市,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已經大顯身手,讓城市更智慧,也必將催生更多機會讓社會分配更有效率。
去年,全市110個電商村總交易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遼中區于家臺村、遼中區太平村、新民市柴屯村交易額分別超過26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去年10月舉行的全省首屆電商直播節期間,沈陽市組織數十家電商直播基地和MCN機構、數百家企業,舉辦網紅服飾采購節、華狐直播培訓周等9900余場直播活動,累計銷售額達2.38億元,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