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遼寧日報“兩優一先”風采專欄刊登了文章《矢志不渝鑄大國重器——記省優秀共產黨員,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設計部黨支部書記、副部長仲作文》,講述了仲作文“以匠心守初心,扎根重大裝備國產化‘’為中國核電品牌“國和一號”整機國產化做出重要貢獻的事跡。
遼寧日報報道內容:
“‘華龍一號’軸封主泵樣機試驗正處于關鍵階段,必須盯住每一個數據的變化。”7月28日,正在外出差的沈鼓集團核電泵業有限公司設計部黨支部書記、副部長仲作文還不時地通過電話、視頻了解廠里試驗現場的情況。
主泵、現場,是仲作文21年職業生涯的核心主題,更是其矢志不渝為國鑄重器的使命承載。
主泵是核電站最關鍵的設備之一,被喻為核電站的 “心臟”。因其安全級別高、技術難度大,我國核電站主泵曾長期進口。直至2021年全球最大的CAP1400屏蔽主泵在沈鼓集團研制下線,中國核電產業“拼圖”上的這一空白終于被遼寧智造成功填補。
在現場,才能精準發現和解決問題。作為CAP1400屏蔽主泵研發帶頭人,仲作文帶領同事們奮戰在設計、制造、試驗、調試現場的日子無法計數。他說:“為制造強國貢獻力量是我的使命,必當全力以赴。”
踐行使命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出現在2011年。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三代核電技術被確定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沈鼓集團是CAP1400屏蔽主泵研發的總體負責單位。2011年3月,CAP1400屏蔽主泵主要技術參數確定,31歲的仲作文被任命為項目主任設計師。
避開國際行業專利壁壘,兼顧國內產業鏈技術條件,仲作文帶領團隊嚴“摳”研發設計的每一個細節,精細復盤每一次試驗結果,面對多個世界級行業難題,堅定信念潛心攻關。
2012年11月,實現水力模型突破;2014年6月,完成屏蔽主泵設計;2016年10月,完成樣機制造和裝配;2017年1月,進入重要的試驗階段……
2021年7月,在歷經20次反復拆裝、連續3個多月吃住在現場試驗之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最大的三代核電技術屏蔽主泵通過鑒定:機組結構尺寸、重量、功率等方面均為世界屏蔽泵之最,性能參數和效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慢就是快。”回首10年,仲作文感慨道,“同心砥礪10年,我們一舉打破了國外同行所作‘沈鼓想自己造出核主泵至少需要20年’的預判。”中國工業再添一項擁有國際話語權的“大國重器”!
目前,沈鼓已交付4臺CAP1400屏蔽主泵,為中國核電品牌“國和一號”整機國產化做出重要貢獻。“我們累計簽訂主泵合同額達87.15億元,目前團隊在手的主泵設計項目有6個。”仲作文堅定地說,“以匠心守初心,扎根重大裝備國產化的主戰場,我們會一直拼下去。”